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致敬护士节龚爱敏amp杨芳霞把
TUhjnbcbe - 2021/3/17 16:15:00

为庆祝第届“5·12”国际护士节,日前市卫健局评选出了玉环市“十佳护士”和“优秀护士”共25人。

其中,我院龚爱敏、许琴英、李金娥荣获“十佳护士”称号、林美红、杨芳霞、李灵娟、宋灵莉、孔海波荣获“优秀护士”称号。

本平台将走近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倾听他们的故事,感受他们平凡工作中不平凡的坚守与奉献……

玉环市“十佳护士”

龚爱敏:把平凡工作做到极致

龚爱敏,医院妇科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从医25年,她处处以身作则,悉心呵护病人,创新管理,与同事共甘苦共成长,将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扛上柔弱的肩膀。她说:“再平凡的工作也要做到极致。”

个子不高,一张稚嫩的面孔,内心干练稳重而且富于亲和力,是龚爱敏给人的第一印象。

为病人,每天加班超2小时

每天早上7时30分许,龚爱敏早已换上整洁的工作服来到了工作岗位,询问夜班护士的工作情况和病人情况,进入病房进行第一次查房。

“上班早半小时,下班晚半小时,这已是科室不成文的规定。”龚爱敏提倡每天加班1小时,为了能够留住玉环本地人在我院手术,需要很多时间和病人及家属反复沟通。她说,一个病人能找到我们,除了信任,也不知走了多少弯路,让她等不如我们多加个班,让她们早点回家。

年,妇科出院人次,手术台,其中三四类手术台,占医院三四类手术的70.25%,平均住院日4.73天。龚爱敏说,高强度、快节奏的工作,医护人员就得付出更多。一方面病人多,周转快,要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把病人安排得妥当;另一方面上下班时间段是医疗安全的薄弱环节,为保障病人安全,份内的事情自己完成,班内的工作当天完成,不推脱,不拖延。

为提高效率,方便病人,妇科率先试点护理交班信息化、输液皮试标签、辅助检查信息化预约等。医院“最多跑一次”改革项目出院病人智慧结算放在妇科试点。面对系统不完善、流程不畅等困难,她反复沟通,最终实现了70%的护士站结算率,病人办出院再不用楼上楼下跑。

而龚爱敏的目标是“智慧结算应该让病人一次不用跑。”她说,工作效率提高了,才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沟通,病人的满意度才会提高。

做管理,定量列表心中有数

对病人,龚爱敏有一颗菩萨心肠,而对自己的管理她甚至有些“苛刻”。

她善于将经营理念应用于临床服务,在她的倡议下,医院率先出台“战略墙”,每位医护人员业绩上墙公示,做了多少手术,病人数、手术量、病历三天完成率、护理操作、志愿者服务天数……一清二楚。龚爱敏介绍,目标明确,任务到人,适当施压,有利于增加动力。

年,医院实现“五化”管理法。即管理企业化,工作流程化、护理质量同质化,病区、门急诊病人管理一体化、出院病人管理全程化。

她解释说,年起科室对所有住院病人“一管到底”,病人出院可以到妇科病区复查直到康复,受到广泛好评。后来,她们进一步强化科室管理,提倡把病友当客户的服务理念,工作量化,护理实行责任组长负责制,提高科室整体服务水平。

“一切都是为了病人,病人感觉好,我们才能过得好。”龚爱敏说。

待同事,“石头”也要让她发光

龚爱敏不但对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善于营造舒畅轻松的工作环境。科内护士的个性都不同,她善于发掘她们的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用她的话来说:“石头”也要让她发光。

“护士工作很平凡,但一定得让她们有职业认同感,在工作中收获快乐。”龚爱敏受“鸟笼效应”的启发,给每位同事安排了“职务”,有意识地让她们成为不同的领域的专家。

“我在不在,科室照常能运转,科室里每个人都是质控员。感控找珍珍,病历找春燕、文化策划找程璐,工作协调找卡卡……”再平凡的岗位也有闪光点,虽然不是每位护士都能成为护士长,但她们要有未来成长的目标。

她对待同事亲如姐妹,总是从细节上关怀。护士节快到了,龚爱敏忙着给同事们准备“惊喜”,每年护士节科室都要举办“优秀护士”评选活动。她说,虽然级别不高、礼物不重,但这是对她们付出的价值认同。

她还重视科室文化建设,在科室成立“图书角”,藏书一百多册,定期在业务学习之余,举办“好书共享”、“书香个人”等活动,让大家工作和文化两不误,从而打造一支正能量的赋能团队。

龚爱敏所带领的妇医院“先进科室”,还荣获“护理管理精益奖”、“护理带教先进集体”等。她个医院“优秀员工”、“优秀共产*员”,并曾荣获玉环县首届“最美护士”称号。

玉环市“优秀护士”

杨芳霞:

在双重使命下永葆学习热情

杨芳霞,女,医院放射科及功能检查科护士长。护士本职工作与管理岗位职责,一直是这些年杨芳霞承担的双重使命。在坚守一线、冲锋在前的同时,她从不忘团队协作的重要性,致力于团队的共同提升。杨芳霞常说,一个人干不了所有事,必须大家一起努力才行。

肩负患者生命重托

不言辛劳不计得失

自年从事护理职业以来,杨芳霞先后任儿科副护士长、急诊科护士长、放射科及功能检查科护士长等职务。其中,在急诊科度过的十余年是她护理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每当遇上危急重患者,她总是带领团队冲在最前,为挽救宝贵生命拼尽全力。

“在急诊上班,你永远不会知道下一刻会有什么样的病人被送来。”杨芳霞说,与其他科室相比,急诊临床工作涉及面较广、内容复杂且要求高,时刻都有未知意外发生。

为此,杨芳霞一直秉承积极学习的态度,定期开展全面培训,自己练就了一身扎实娴熟的专业技能不说,还带出了一批训练有素的急救团队。近年来,急救团队借助多科室力量协作抢救肺栓塞、颈静脉大出血等多例危重病人。无数病人在他们手中转危为安重获新生。

而作为科室护士长,杨芳霞不仅是急救生命通道的“排头兵”,也是急救团队的“领头羊”。设立EICU病区、建设DSA导管室、创建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这些年我院急诊团队的发展都少不了杨芳霞忙碌的身影。

繁忙、劳累、风险大、责任重,用这几个词来形容她的工作最贴切不过。多年来,杨芳霞早已习惯了加班加点的日子,却从未言过急诊辛苦。她觉得有岗位就必须有人干,临床岗位各有各的辛苦,急诊其实并不特殊。

角色转换从头开始

主动出击学无止境

年2月,因医院工作需要,杨芳霞调任放射科及功能检查科护士长,这被她戏称为“半路出家”。从争分夺秒的急救一线来到医技科室,看似变轻松的角色转换对于对杨芳霞来说,挑战依旧不小。

放射科及功能检查科下分CT、磁共振、DSA、心电图、B超、消化内镜等多个子科室。其中涉及的检查流程、专业器械等,都迥异于杨芳霞以往熟悉的护理工作内容。在新的领域,她就像是“零基础”的新人,杨芳霞决定一切都从头学习,以最快速度融入新角色。

自4月起,杨芳霞前往温医大附一院开展为期三个月的专业进修。在这三个月时间里,她需要掌握DSA与ERCP两类专科护士的工作技能。而一般的专科护士三个月只能完成一个专科的进修内容。

时间紧、任务重,杨芳霞想方设法节省时间,尽可能多学一点。白天来不及学的,晚上接着学。温医习惯在晚上安排大手术,她就跟着一起忙到深夜。凡是有相关的急救手术,不论多晚,她都会赶来观摩学习。

杨芳霞相信只有切实体验过才能真正了解工作,在观摩手术流程的同时,积极争取实践机会,迅速掌握方法诀窍。短短一个多月就摸透了普通护士需要学习三个月的内容。而这样节省出来的时间就可以用来与温医专家交流管理经验,梳理科室发展方向,为团队的未来积蓄力量。

大家都在看

1

致敬护士节①

台州市优秀护士江斐:孩子们的守护天使

2

生命与时间赛跑脑中风老人取栓后恢复如常

3

福利

孩子为啥长不高专家帮你找原因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致敬护士节龚爱敏amp杨芳霞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