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会诊抢救危重伤员
开绿色通道全力救死扶伤
---医院再次成功组织多学科急会诊抢救危重伤员
2018年6月4日19时15分,重庆·医院营养食堂里,正在用餐的李荣明院长手机铃声突然急促的响起来,接通电话,话筒里立即传来急诊科常继伟主任的“李院长,20分钟前,在濯水路段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翻车事故,共受伤3人,均是重伤,其中一人已经昏迷,涉及胸部、头部、腹部等多个部位,病人正在来院途中……。”听完常主任的简短汇报,李院长立刻紧张起来,当即“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开启绿色通道,做好一切抢救准备,并通知胸外科、脑外科等相关科室急会诊协助抢救……。”话还没说完,便放下手中还没有吃完的盒饭,急匆匆向急诊科跑去。
图:抢救前李荣明院长现场布置分工
19时17分,到达急诊科的李荣明院长立即查看了抢救设备,以及人员到位情况,当看到一切有序、人员齐备,才放下心来;并即刻召集闻讯赶来的脑外科何洪波主任、胸外科张金玉副主任、急诊科常继伟主任等进行了现场安排布置,明确了分工,确定好抢救程序。
图:紧张的急救现场(一)
19时19分,随着第一辆呼啸而来的120急救车稳稳停在了急诊科门口,早已等候多时的医护人员立即冲上前开始了紧张的抢救,“患者中年女性,姓名不详,头部及胸部多处受伤,头部有约10cm大小的创面,活动性出血,已经包扎,但不能排除颅内出血等可能……。”接诊医师一边满头大汗的帮助推送病人,一般向常主任汇报着患者的病情。“立即检查生命体征,并完善床旁心电图,待情况稍微稳定后立即行CT检查……。”经过详细查看患者伤情后,常主任发出了一条条抢救医嘱和指令。
图:紧张的急救现场(二)
19时22分,“第二车伤员到了!”随着一声大喊,只见第二辆运送伤员的车辆也已经停在了急诊科门口,等候在一边的二批医护人员立即冲上前去,平车、轮椅也都迅速集中到了第二车伤员身边;现场在李荣明院长的指挥下显得忙而不乱,“慢点、轻点,小心脊柱有损伤。”经过快速转运,病人全部安全运送至急诊抢救室;抢救过程按照预定方案紧张有序进行着。
图:紧张的急救现场(三)
“这名患者左侧呼吸音弱,皮下可触及明显皮下气肿,合并肋骨骨折,创伤性血气胸,需急诊CT检查,必要时需急诊手术。”胸外科副主任张金玉主治医师在查看患者后汇报到,李院长当即指示:“立即送放射科安排胸部CT检查。”
图:紧张的急救现场(四)
19时26分,经过现场多名专家评估后,第一名伤员已经顺利被转运至放射科开始了CT检查,飞奔而来的放射科王文献主任顾不得歇口气,便立即参与到CT检查抢救中来,其余伤员也在井然有序的进行着彩超、血液化验等相关检查,得到急救通知的ICU也全部都时刻随时待命着;
图:紧张的急救现场(五)
经过CT、彩超等检查,最终确定,3名伤员均系重伤,其中2名需要急诊手术,另外一名需要在重症监护室监护治疗。可是新的问题出现了,三名患者家属都还没有到现场;得知这个消息,大家立刻都紧张起来,因为大家知道,没有家属,就意味着没有人授权签字,手术也就无法及时进行;要是不经签字就手术,万一手术中有什么意外,后果将不堪设想。这可怎么办?在场所有医护人员都不约而同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李荣明院长,只见李院长紧缩着眉头,经过稍时考虑,最终下定决心,目光坚定的说:“不要等了,抢救生命要紧,立即手术,所有责任由我来负!”
图:脑外科何洪波主任查房看伤员病情
21时46分,经过长达近三个小时的抢救,终于传来了三名伤员均脱离了生命危险的消息,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李荣明院长也长长舒了一口气,一直牵挂着伤员生命健康的心也慢慢放了下来。
医院经过长达3年的创甲过程,不管从硬件实力还是软件实力上,较之以前都有了巨大的提升,特别是针对这种批量危重伤员的抢救,医院技术服务能力和实力,在渝东南片区处于当之无愧的医疗高地。相信,像这种奇迹将会越来越多,也会有更多的老百姓为之获益。
医院胸乳外科温馨提示:
为了帮助更多的患者解决难题,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有效的帮助,医院胸乳外科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