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溢着一方水土的灵性与润泽,医院亦在历史的册卷中镌刻下了自己或深或浅的足迹。经过40年的沧桑巨变,风雨兼程,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宝鸡地区医疗行业一块含金量较高的金字招牌。有一种跨越,波澜壮阔,震撼人心;有一种豪迈,穿越时空,直抵未来。它缘起于福泽桑梓的情怀,诞生于百姓对健康的追求,它以真情守护生命,以忠诚创造感动,以仁术造福一方。
从年到年,40年沧桑巨变,40年光辉历程。踏着改革开放的时代节拍,正值朝气勃发的医院顺势而为,勠力同心,与经济发展同频共振,与城市建设相融互动,不断开拓创新,厚植英才俊杰,加快学科发展,矢志不渝地践行着“救死扶伤”的医德大道和“精益求精”的医术*灵,坚定不移地履行着“大医精诚”的神圣使命和崇高责任,锲而不舍地创造着一个个无愧于仙道金台的仁爱故事!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改革开放40年来的阶段发展,给有着67年悠久历史的医院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目前,医院医用建筑面积由40年前的平方米增至平方米,职工总数由40年前的人增加到人,临床医技行管科室设置由40年前10几个增加到46个,开放床位由40年前的张增至张,医院年门诊总量由2万人次增至去年的13.7万人次,出院病人从人次增至1.4万人次……诸多重要数据几乎都实现了多倍翻增。
如今,曾经拥挤、破旧的面貌早已脱胎换骨。年6月23日,总建筑面积平方米的门诊综合大楼投入使用。大楼均采用国际先进的医用建筑标准设计建设,中央空调、中心给氧、开放式护士站、呼叫对讲等现代化医疗保障系统一应俱全,导医标识指示清晰明确,实现了设计现代化、建筑智能化、装修环保化、病房人性化、环境园林化,仅开放的直梯、扶梯就多达12部,时时处处都突显着“患者至上”的和谐理念。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这些曾经看病的“老三样”,如今早已“鸟枪换大炮”。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医院先后引进了1.5T超导磁共振、64排层螺旋CT、医用钬激光、外科显微镜、高清电子胃肠镜、四维彩超、C形臂X线机等现代化诊疗设备余台套,医院固定资产总额2.1亿元。器物之变,与时俱进,为提高医教研实力创造了优越条件,也为群众享有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根本保障。
东方风来满眼春。40年来,医院经历了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单项到综合的体制改革,经历了院长负责制、岗位聘任制、社会医疗统筹、法人治理等管理机制变革。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医院始终高擎利民惠民的鲜明旗帜,以干在实处的改革精神,坚定地走在医改时代的最前列。
医院发展进步的源动力。年以来,医院坚持以“群众期盼和需求”为总目标,自觉强化公益与服务属性,在宝鸡市率先实施了药品零差率、先诊疗后付费、实名制就诊、临床路径管理、单病种限价、抗菌药物应用整治、降低大型设备检查价格等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惠民改革,严控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群众医疗负担大大减轻,医院改革的排头兵,得到了省市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医院发展进步充满活力。医院先后与西安医院、医院、医院等10医院建立医疗协作关系,与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与北京吴阶平泌尿外科中心建立协作关系,让市民足不出户医院专家“面对面”的超值服务,有力推进了诊疗技术水平的全面提升。
医院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近年来,医院持续加大信息化投入,积极打造“医院”。医院管理信息系统、临床检验信息、影像存储与传输、电子病历、移动护理以及医护工作站、门诊医生工作站全部并网,门诊与病房数据无缝对接。真正实现了移动办公、移动医疗,医院信息化完成了由“以收费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的转变,以“互联网+医疗”为特色的“医院”已初具规模。
金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圣贤名士,名胜古迹,为医院增添了无限灵光和神韵。
医院发展进步的“发动机”。作为区域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和急救分中心,医院也是西安培华学院、宝鸡技术职业学院等多所高校的临床护理实践实习基地。从建院那天起,就有一支优秀的医师队伍奉献在金台这片氤氲着仙灵之气的土地上,谢可才、高东生、魏麦怀、张雨娥、费建设、张婷、宫慧霞、娄凤一等老一辈创业者早已声名远播,还在医疗岗位上孜孜不倦地奉献着余热。
改革开放40年,医院更是群医荟萃,名家辈出。医院牢固树立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坚持引进、培养、选拔并举,积极打造人才成长平台,努力构筑“人才高地”,通过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医院管理高级研修班、竞争上岗、骨干人才竞聘等方式,大力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形成了以高水平人才为核心、梯队结构合理、整体优势明显的人才聚集模式,也煅造出王金秀、罗永革、张航、孙国胜、雷小亭、朱文忠、安勤德、高振辉、赵战琪、王富强、邵乃玲、符改梅、李小*、李晓林、刘春娟、张晓文、张严、曹彩梅、张晓、唐春丽、索惠斌等众多学术造诣深厚的当代名医,他们如璀璨的医界群星,护佑着一方百姓的安康和幸福。而一大批羽翼渐丰的年轻医生们,正沐浴着时代的阳光茁壮成长,医院未来进步的中坚力量。
大医精诚济苍生,杏林花开香满城。67载丰厚积累,40年传承创新,一代代金医人秉承着“尚德、精医、创新、惠民”的院训,满载着丰厚的历史积淀,行走在仙境大地,共同唱响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大医之歌。目前,全院名员工中,高中级职称人,博士1人,硕士研究生10人,区级拔尖人才2人。87名中层干部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占80%;现有科室主任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90%;护理队伍中,本科学历占70%。全院先后有40多人次荣获道德模范、优秀共产*员、十大杰出优秀青年、“德艺双馨十佳医生”等称号。
一路风雨兼程,一路追梦未来。改革开放40年来,医院坚持“以质量为核心,以临床为轴心”的医疗价值观,大力实施“依法治院,文化立院,质量建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发展战略,专注于精细化管理以及学科建设,完成了从外延式扩张到内涵式增长的嬗变。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年5月顺利通过全国“医院”评审,医院从此步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年11月医院成功创建“医院”,年10月“二甲”复审后,医院又进入了“医院”创建行列。全院上下强化工匠精神和精品理念,医院全面启动DRGs支付方医院6S检查评价体系管理,有效运用PDCA、QCC及追踪方法学等质量管理工具,不断加强质量、安全、服务、管理、绩效“五位一体”的标准化建设,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效能不断提升,执行力不断提高。
多年来,医院坚持“育名医、建名科、创名院”的发展思路,积极引进推广“适宜技术”,加快学科建设与管理,以求精创新驱动学科进步,形成了“院有专科、科有专家、人有专长”的学科发展格局。医院先后建成了心内科、肾病内分泌科、神经内科等10多个特色专科,泌尿外科成为宝鸡市重点专业学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骨科、儿科为区级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全院共建成市级“青年文明号”2个,妇科荣获宝鸡市“巾帼文明岗”称号,共取得科研成果多项,神经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骨科、呼吸内科先后完成研究项目;神经内科、儿科分别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护理先进科室和宝鸡市优质护理先进科室,护理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年8月,医院医院代表参加全国医改试点考核,获得了专家好评。
学科建设带来了诊疗技术的日新月异。医院近代史,金医人创造了太多的“第一”。率先引进腹腔镜、宫腔镜、胸腔镜、膀胱镜等微创技术,率先在急性脑血管病动静脉溶栓、四维超声、急诊PCI、心血管介入治疗等多项代表当今诊疗技术发展方向的领域取得新突破,医院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先后被评为全国“医院”、陕西省“消费者满意单位”、宝鸡市卫生行业“文明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40年继承创新,医院的变化让人震惊和叹服,然而不变的是永远充满激情的创业精神,以及悬壶济世的杏林情怀。斗转星移,岁月如梭,“
医道、医德、医术、医风,医院文化的四大基本要素。在每一次体制机制变革中,医院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搬入新门诊综合大楼之初,院领导就提出了“说话让人爱听,做事让人满意”的12字行医准则,严格落实“十要”、“九不准”工作守则,并向社会公开做出“优质服务承诺”,引导医务人员坚守道德底线,以高度的同情心真诚服务患者,把服务根植于我心,把形象植根于民心。医院形象的新名片,医院文化软实力,“团结敬业、求实奉献”医院医院精神的核心与脊梁。
尊重病人,关爱病人,方便病人,在医院已经成为一种习惯。医院改革进程中,医院不断创新门诊流程管理和优质服务体系,积极拓展医疗服务的内涵和外延,苦练“内功”提效能。简化门诊流程,完善规范门诊叫号系统,积极推行预约诊疗,有效解决门诊“三长一短”;率先开通自助服务系统、“
成功,刀刻斧凿般地写在了医院的发展史上,镌刻在了他们前行道路的里程碑上。然而,在医院人的内心深处,岁月,不仅如歌,于时光的长河之中,回眸无声的岁月,裸露在外的那一道道记忆的印痕,不仅仅是奋斗,是跋涉,更是爱与真情的铺就……
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更要
岁月流转,使命未变,医院人勇担社会责任的追求始终不改。在*和国家需要的时候,他们总会挺身而出。曾几何时,3年“非典”袭来,全院名医护人员置生死于不顾,主动请缨参战抗击“非典”;曾几何时,金陵河洪水泛滥,医院医疗队发扬大无畏精神,用生命在洪水中抢救遇难者、支援抢险救灾;曾几何时,在H7N9禽流感全球暴发等重大突发事件来临……他们始终冲锋在前,严防死守,体现了广大医务人员对社会责任的绝对担当。
行大道,民为本,利天下。医院坚持实施特困职工和残疾人医疗优惠,每年可为特殊家庭减免医疗费用30万元;为解决群众治障难、治障贵,医院创新推出了“光明扶贫工程”,实施白内障优惠复明手术,每年可节省医疗支出50万元;为把关爱劳模、关爱残障落到实处,医院坚持每年为省市级劳模、先进工作者和孤儿免费健康查体。医院大力倡导志愿文化,青年志愿导诊、巾帼文明岗及青年文明号志愿服务等6支志愿者队伍,年服务总时长超过0小时,成为大美金台最亮丽的一道风景。
作为区域医疗中心,更大的价值在于扶持基层、带动基层。为强化“卫生强基”,医院充分发挥龙头作用,与3所基层卫生院合作建设帮带关系,深入开展对口支援和协作共建,“专家基层行”进行先进诊疗技术、临床经验和服务理念的“传帮带”,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取得了“专家得锻炼、基层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全面共赢。为了深入落实健康扶贫*策,医院加强健康扶贫帮扶体系建设,在金台区农村贫困人口中积极开展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7种大病救治工作。及时、定期了解患者康复情况,进行健康扶贫指导,提升健康扶贫工作水平。医院还充分发挥区域学术领先优势,开展各类学术论坛,经常举办“病友会”、“道德讲堂”、“快乐孕育讲堂”、“健康讲堂”、公益普查等健康普及和健康促进活动,让更医院改革成果。
波澜壮阔的40年,既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创业史、坚韧不拔的奋斗史,也是一部与时俱进的发展史、令人自豪的光荣史,医院精神、传承价值理念、引领创新发展的文化史。
漫长岁月里,医院迎风破浪,勇敢逐梦,坚定地实践着“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精神,用大海般宽广胸怀和雄浑气魄,创造着新的纪录,改写着新的历史,描绘着壮丽的华美诗篇,也塑造了与时俱进的大医风范,医院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年,改革开放40年的新时代已然来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始终追求“医道从德,术业求精”的医院人,怀着锐意创新进取的自信和勇气,再次谋篇布局开启了新的长征。
创新与质量,医院发展的灵*和生命线。为建立区域协同救治医疗体系,医院率先启动了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ICU重症医学监护室等大科室建设,有效整合医疗资源、开通绿色通道、缩短抢救时间。同时,医院创建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诊疗新模式,变“单打独斗”为“集团作战”,充分发挥各专业互补优势和叠加效应,有效避免了漏诊、误治造成的病情延误,极大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以病种为单元的“一站式”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为解决疑难、危重、急症开辟了新的途径。欲“博施济众”,必须有“仁术”。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档口,如何压茬拓展医疗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医院紧贴群众需求,勇于刀刃向内自我求变。医院坚持中西医融合发展,注重发挥中医药施治疗效,不断吸收现代医学成果,荟萃了针灸、推拿、拔罐、督灸、小针刀、穴位贴敷、汤药等大批中医药技术,将国之精粹中医瑰宝发扬光大,也满足了广大病患的健康需求。同时,医院大力发展护理学科建设,鼓励护理科研与创新,开发改良中医护理技术,扩大中医特色护理服务,不断完善医疗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多元思想的碰撞、融汇和激荡,为医院带来了强劲持久的活力。医院坚持挂大靠强,不断增加科技供给,创造优良环境,加快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年7月5日,医院与西安医院建立普外专科联盟、介入科开诊、与西安培华学院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基地建设,通过加强专科联盟建设、学科“一对一”精准帮扶、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研讨,医院临床、科研和医疗水平,增强了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医院驶入了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这是面对新形势充满智慧的战略选择,医院决策者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战略决心。
回眸历史,荣耀无限,直面新时代,豪情满怀。改革开放40年,医院成就太多太多,值得书写的也很多很多。先后荣获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万木峥嵘奖”、陕西省优质护理工作先进集体、医院综合改革先进单位、宝鸡市临床路径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这些荣誉的医院超然的实力和魅力。
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从建国之初走向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从拨乱反正走向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医院,目光坚毅,脚步铿锵,在岁月的千锤百炼中从一株幼苗成长为参天松柏。愿得云帆三千尺,屹立潮头续远行,唯有不懈奋进,才能始终走在前列。
40年辉煌成就,40年生动实践,医院谱写了一曲以改革促发展的壮美史诗。如今,意气风发的新一代医院人,正吮吸着67年的历史馈赠和传统医风,秉持着孜孜以求的敬业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奋斗精神,医院的宏伟目标执着挺进,用大爱、用激情、用责任,续写着医院崭新的梦想华章!
来源:金台区卫计局
审核/责编:牛小宁编辑:苟陇辉
投稿邮箱:bjswjjxj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