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著名妇产科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我院原副院长、妇产科教授邝健全,因病医治无效,于年3月31日12时不幸去世,享年89周岁。
大师陨落,风范长存。
邝健全教授为人一生博爱,以患者为先,为医家之典范;他治学严谨,提携后学,为后学之楷模;他低调务实,淡泊名利,为吾辈之榜样。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患者、学生、医院和社会,为我国妇产科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今特以邝健全教授早前接受笔者采访之成文,深切缅怀邝健全教授,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邝健全教授
邝健全教授生平:
邝健全,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年华南医学院毕业,曾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协常务委员,连续三届省妇产科学会主任委员,中央干部保健办特聘会诊专家,省干部保健委员会专家组成员,曾任中医院副院长、代院长、妇产科主任、妇产科教研室主任。主持和指导开展了输卵管粘堵术后的可逆性等方面研究,曾撰写论文多篇,并获得了多项卫生部和省科委的科研成果奖多项;曾经参加编写《中华妇产科学》、《妇产科理论与实践》《妇产科学》等教材,主编《性与不育》、《新妇产科手册》。荣获第二届中国妇产科医师奖。
*以下内容据笔者早前采访所得(原文作者:陈思行指导老师:曹斯)
周二一早,笔者按约在中医院的办公室见到邝健全教授。羊城的夏日,87岁高龄的邝健全穿着短袖西装衬衫,步履稳健地走来。一路上有不少医务人员跟他打招呼,他一一热情地回应。这些年退而不休,老人新人对老教授都非常熟悉。
他是妇产科教授,一诺千金坚守60多年,始终心系患者;他也曾任中医院副院长,为医院硬件设施水平的提升做出了巨大贡献。回首过去,这位不离医、教、研第一线的教授谦虚地说,他只是在自己的岗位上进了应尽的责任。
邝健全教授工作照
一诺千金,坚守妇产科60年
广雅中学毕业后,邝健全最初的打算是学工科。他向来觉得做些手工活儿很有意思。填志愿时,在湘雅医学院念书的姐姐动员邝健全念医科。他想了想,学医可以做手术,也能够提高动手能力。而且,医科要面对不同的患者,因病施治,因个体差异而异,相对而言更加灵活,也更具挑战性。人的生死就在一瞬之间,但凡有一刻犹豫,一丝耽误,便可能带来无法挽救的后果。因此,这份工作需要胆大心细,从死神手里抢人。邝健全寻思着,觉得很有意义,便欣然接受了姐姐的建议。
邝健全认为,在高校里,老师的作用很关键。当时的岭南大学医学院(年更名为华南医学院)群英荟萃,大师云集。他慕名报考,后顺利入读。那时,馆藏的医学书籍大多是英文的,教授们上课前,会将他们自己从英文书籍翻译过来的教材,做成讲义分发给大家。邝健全尤为注重上课消化知识,每一堂课他都会认真做好笔记。
遥想求学时的青葱岁月,邝健全感慨有良师相助。那时,岭大医学院还经常请外校外院的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分享老师们的丰富临床经验和诊疗技术。
郑惠国(中)邝健全(右)陈学煌教授
“他们不仅学识渊博,临床经验也很丰富,对学生更是关怀备至。许天禄教授的课程给我印象非常深刻,授课时他在黑板上画人的骨骼、肌肉和血管的解剖图像都非常形象,还能左右手一起作画。他画图可谓是行云流水,我们看他画,就像看现在的动画效果一样。他的讲课堪称是一门艺术。他上课讲的知识,我们入脑入心。听他讲课真是艺术与学术的享受!”说到这些,邝健全面带微笑,语速也不由得和缓下来。
通过学习,邝健全渐渐明白了肩上的担子。他至今清晰记得,周寿恺院长对他们提的唯一要求,是希望他们读好书,做一个好医生。邝健全将这句简单的话记了一辈子,也实践了一辈子。
问及为何要选妇产科,邝健全表示,入读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选这个专业。他接受的是全科教育,只有到实习前才进行重点分科实习。邝健全觉得冥冥之中,自己与妇产科有缘。记得在年,通过学校的联系,他整个暑假都医院(今广州医院)实习,实习的科室就是妇产科,当时科室的老师都亲切地称他为“邝仔”。
邝健全作为评委参医院创三甲评审
不过,选择妇产科有些阴差阳错。
邝健全在填写实习志愿时,第一志愿是“绝对服从组织分配”,第二志愿才是他喜欢的外科,因为他喜欢动手,第三志愿填的是内科。他说,第三志愿选择内科是因为当时很多病人至死都查不出是什么病因。作为医生,自己有救死扶伤的责任,也有探索研究的广阔天地。
志愿收上来以后,学生辅导员*华统计后发现很少人填妇产科,达不到该分配给科室的名额。他便跟担任班干部的邝健全沟通:“你去妇产科,好不好?”邝健全想到自己填报的第一志愿,便一口应承下来。“可以。”这一诺,就是六十多年。
邝健全说:“我写了服从组织安排,就要做到。只要是自己答应的事情,就要想法设法做到、做好。”
他做到了。在后来上山下乡,参加四清运动和修三线铁路,邝健全在做农活和修路医疗队(没有病人时则要当民工)时,他也毫无怨言。让他擦玻璃,当工人,他也从不马虎。他说:“有病人就当医生,没病人就当民工。组织需要我到哪里,我就到哪里。只要能对社会做些贡献,不浪费生命,做什么都可以。”
换电线、安电话、装电梯,医院迈进
年,国立中山大学医学院、岭南大学医学院和光华医学院合并,改名华南医学院。合校以后,岭大医学院的妇产科全医院,医院只保留了妇科门诊。年,为了满足患者医院需求,医院决定重新开设妇产科。
邝健全教授带领下的妇产科
邝健全回忆:“那时,产科就设在博济楼后座的二楼东北部,仅有25张床位。我们的条件很艰苦。白天,小小的示教室是教学用的课堂。到了晚上,示教室变成值班的实习医生和住院医师的值班室,把书桌一并拢,就变成了我们的床。”
年,邝健全接替宁玉明副院长的职位,医院领导班子的一员。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山楼正在建设,医院急需发展新动力。
他意识到,医院要发展,基础建设必须要跟上。这样才能给患者提供更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舒适的就医环境。要做基建,资金是最大的问题。尽管省*府除了中山楼的基建费外,还额外拨了一百多万的配套开办款项,医院发展而言是杯水车薪。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在有限的条件下,邝健全在院领导的同意下首先抓了三件事,换电线、安电话、装电梯。
他抓的第一件事就是换电线。“日后,医院扩张,就医人数增加,医疗设备增多,用电负荷会加重,隐患肯定愈来愈大。医院和别处不同。同样是火灾,可能别的地方可以有秩序地疏散,但医院有很多人是走不了的,后果难以预料。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我第一件事要解决这把‘悬在头上的剑’。”邝健全说。
他抓的第二件事是增加电话。这在如今看起来是小事,在当时可是大事。那时,二院的医生值班房里是没有电话的,只有病区才有。如果有电话打来,或者病人病情出现变化,护士要跑到值班房找值班医生,这样就会造成病房“真空”。病人万一有什么情况,而护士不在,这就是非常危险的。
第三件事是装电梯。那时,整个二院没有一部电梯。虽然博济楼前座预留了电梯位,但由于资金短缺,迟迟没有装上电梯。做手术前,医生们要手把手地将病人抬上五楼手术室,做完手术,又要将他们抬回病房,再将接台手术的病人抬上五楼。反复下来,医生的精力消耗巨大,也耽误了时间。再者,医院还有不少的急救病人,如果不能及时送到手术室,也会耽误*金抢救时间。综合考虑,邝健全认为电梯也是重中之重。邝健全感叹,装电梯这件事还要感谢外科潘立恩教授,医院就诊的麦玉贞患者沟通并得到他的支持,向医院赞助了博济楼前座的第一部电梯。至今,邝健全仍然清晰地记得整个院区的构造,以及每一部电梯分别是什么时间安装的。
督导突出贡献奖颁奖(前排左五为邝健全教授)
在那段艰苦的基建岁月,邝健全非常感激全院职工的支持。他说:“医院视为自己的家。年,医院全年的总收入只有二百来万,刚刚够发工资。上级也没有更多的资金拨款。我们开会说了基建的事情,全院职工都深明大义,支持建设。大家扎紧裤腰头,节衣缩食,医院。当时全院从院长到普通的职工,一月的奖金都只有三十块钱。”
“患者的需求就是我的动力”
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邝健全始终坚持将病人放在第一位。他认为,做医生最重要的就是及时挽救病人生命。邝健全在产科时,最担心的是产后大出血。后来转到妇科,他最担心的就是宫外孕。因为这些病都拖延不得,必须要有正确而及时的处理。在两个科室工作的第一年,邝健全就对自己的临床工作就写了综述和临床病例分析,如何及时诊治产后大出血和宫外孕。邝健全说,“写综述是为了自己心中有数,上阵不慌。时间就是生命,做医生不能面对需要急救或紧急处理的病人再去翻教材病例。”
文革后,国内开始了药物闭塞输卵管的绝育术的研究,这在当时的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对此,也有专家提出质疑认为这个手术可能是不可逆的。邝健全想到,如果未来有家庭接受这种手术,那么它的不可逆性将会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如果能够为这一绝育术留下逆转的空间,这样也能为那些家庭留下希望。”邝健全说。
从患者角度出发,邝健全建立专家小组,研究这种绝育术的药物阻塞部位,以及它对盆腔卵巢的影响。经研究发现,药物基本阻塞的是输卵管间质部,可以尝试通过经设计改良的输卵管宫角植入术,来恢复输卵管的通畅。专家小组找了30位接受了绝育术但是孩子却因故夭折的妇女接受这个手术,复查后发现她们均可恢复生育能力。
70年代,邝健全指导进修生完成实验室工作
80年代,这篇文章发表在《中华妇产科杂志》,而相关的手术视频被《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社制成DVD,在全国发行。过了几年,邝健全收到北京来的贺信,说美国国家图书馆收录了这篇文章,做了摘要索引。又过了一年,英国牛津出版社致信说,计划在即将出版的《世界名人录》第二版中的医学分册收录邝健全的名字,作为词条。
邝健全笑着说:“我当时怀疑这个是不是骗人的,因为还要花钱买。”他问了在美国图书馆工作的姐夫,才知道这本书是正规的。但是,当时囊中羞涩的邝健全并没有购入。他说,“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只是一张纸,对我的实际工作又有什么帮助呢?”
80年代,邝健全教授参加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术会议
以人为本,将心比心,邝健全在从医时总是设身处地地为患者考虑。医院工作时,因为自己是男性的原因,他有时会受到病人“歧视”。但邝健全心态非常平和,反倒还给病人问问哪位女医生有空看诊,他就立即带病人去就诊。他说,“病人的需求是最重要的,病人的抵触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
当遇到棘手复杂的病例,邝健全也总是想尽办法为病人设计最佳手术方案。他说,“我最感兴趣的就是挑战疑难病症,能帮助患者们恢复健康,对于我而言就是最有成就感的事,这也是医生的天职。”
“我觉得一个人一生一定要有个目标。我的目标是做个好医生好老师。做事情要有承诺,有担当,承诺了就要做好。在工作时不要去计较其他的东西,没有必要去争这些东西,实际工作最重要。而作为老师,我们要甘做人梯,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只有这样,医院和科室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邝健全说。
如今,邝健全虽然已经离开了临床一线,但是他培养出的诸多优秀的医学人才如今已经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学科带头人和中坚力量,如杨冬梓教授是我院生殖内分泌专科一级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曾获中大名医、岭南名医、第六届“妇产科好医生·林巧稚杯”等荣誉,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粤港澳大湾区妇产科医生联盟主委等社会任职,是全国知名的生殖领域专家;谢梅青教授任我院妇产科副主任,普通妇科专科主任,担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绝经学组委员、中国预防医学会妇女儿童保健分会更年期保健学组委员等社会职务,也是妇科内分泌和普通妇科领域的著名专家……
邝健全教授荣获第一届南粤妇产科医师奖,并与学生杨冬梓合影
医院未来的展望,邝健全更多地强调要回归到“人”本身。这个“人”,既指医生,也指病人。他说,“医学发展到现在,有很大的进步。先进科技对我们的临床观察诊疗有帮助,但任何的事情归根到底还要靠人。机器靠人操作,检查结果靠人分析。同样的药物,不同的剂量就有不同的效果。医生不能过度依赖机器,而要细致认真地观察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和病人沟通。手术是好东西,但始终有创伤,所以一定要慎重。另外,医无定法。我觉得医生始终要以病人为本,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是最重要的。我们还要注意到个体病情的差异性,以获得最佳的治疗方案。”
从医学院参加实习到真正退休,邝健全从医已有68年,他真切地舍不得医生这份职业。或许,在他从医的第一天起,工作与生活便再也分不开了。采访结束后,笔者原想送一送他。但他笑着说,“我还是个‘80后’,年轻得很,不用担心。况且,医院还没有我熟悉呢。”
责编:*睿、刘昕晨
初审:张阳
审核:林伟吟
审核发布:欧阳霞
好看的话,不妨点击分享给好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