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位妇产科医生写的很短的日记,却被很多人点赞热传。
年4月24日晴
“今天接受手术的一位高危孕产妇,凶险型中央型前置胎盘,横位,不足36周产前大出血,AB亚型罕见血型。
医院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医务处的统一协调下,多学科联合救治工作有序展开。兄弟科室全力支持,输血科备血,麻醉科,手术室,儿科,超声诊断科以及备班人员,在周末值班人员紧缺的情况下,迅速备齐所有人员,所有药品(包括纤维蛋白元和打好标签的抽血管),人员细化到取送血人员,专门记录抢救过程人员,再协调好急诊,周末门诊及病房留守人员。术中见子宫大网膜粘连广泛,胎盘从前壁上段覆盖宫口至子宫后壁,体部切口仍未能避开胎盘,分秒必争地娩出胎儿,剥离胎盘,缝合切口……一切都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最让我感动的是:当我伸手进宫腔,摸到指头,犹豫是手是脚时,孩子很懂事的握了一下我的手告诉我她的位置,让我更迅速的帮她脱离险境。
一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完美收官。
忙完后,我才发现,从麻醉到产科,儿科大夫及手术室的备班甚至到刚出生的孩子,现场清一色的娘子*!
这个手术团队,有陪孩子刚吃上一口丢下孩子匆匆赶来的妈妈,有友情紧急支援的急诊大夫,有在家休假的后备主任……大家从各自岗位赶来,为了保障孕妇孩子最大的安全,匆忙而有条不紊,各司其职,最终高质量打赢了一场恶战。
这是一群了不起的娘子*,这是一支多学科协作同高效的团队。我为我们的团队发自内心的骄傲,为自己的职业而骄傲”。
妇产科梁海燕
梁海燕副主任医师(右)和同事在手术中
医院妇产科剖宫产手术的工作照——
手术台上,主刀医生和助手们全神贯注地投入抢救。
患者全程意识清醒,工作人员不时在其身边低声安抚。
展开对高龄产妇因子宫收缩乏力、剖宫产后出血的应急大抢救,妇产科、儿科、手术麻醉科、输血科、急诊科的多位专家共同商讨抢救方案。
剖宫产中顺利降生的宝宝,和手术台上的母亲第一次亲吻。
术后,护理人员仔细清点纱布使用记录,一块都不能少。
在助产士的帮助下,宝宝喝到了第一滴母乳。
为新生儿洗澡、检测*疸指标。
轻柔地为新生儿做口腔护理。
近1万长治人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