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武汉下起了绵绵细雨,坐落在汉阳区四新生态新城的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以下简称“泰康同济”)笼罩在湿润的雾气中,朦胧且温柔。
医院门诊大厅,患者和前台护士在轻声地交谈,高9.9米、宽6.57米,约65平方米的巨幅壁画《用生命书写的希波克拉底誓言》前,不时地有人驻足、停留、凝望、拍照。
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让人不由得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在泰康同济,抗击疫情的医护人员和*人们在夜以继日地忙碌。
如今,医院里,普通民众在享受着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回忆起那场充斥着汗水和泪水的战“疫”,这样平凡的日常让人有些热泪盈眶。
疫情,将武汉和泰康同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医院特殊的意义。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医院的命运,也显现了泰康10多年来在大健康领域的耕耘,这一切必将成为泰康一笔巨大的精神财富。”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陈东升说。
张床位,收治名患者这里是武汉抗疫主战场之一疫情爆发,年2月2日,泰康同济于春节前组建了60人的医疗突击队,正式提出请战申请。
2月6日晚9时,陈东升做出决策:“不惜一切代价,举全集团之力支持泰康同济(武汉)医院。”
2月7日,勇士出征。
2月10日,收治首批确诊患者。
2月14日,*队援鄂医疗队进驻。
4月5日,在院新冠患者清零。
近两个月的时间,泰康同济提供了张床位,共收治名患者,成为武汉抗疫主战场之一。
*、地、民携手打了一场胜仗,泰康同济不仅践行了“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礼赞生命”的核心价值观,更彰显了“危难当头,匹夫有责,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4月8日,是个特殊的日子。
去年4月8日,武汉市解除离汉离鄂通道管控措施,美丽的江城按下重启键,泰康同济进行严格的消杀和紧张的修复工作。
今年4月8日,第三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将在武汉举办,泰康同济从3月开始就汇聚众多权威医学专家,开启多场医学高峰论坛,为本届健博会凝心聚智。
一年的时间,春天如约而至,武汉恢复了元气,泰康同济也恢复了运营,这个在疫情中孕育而生的“医院”,从“临危受命”到创造奇迹,如同浴火重生的凤凰,身处逆境,向阳而生。
三甲标准建设人才+软件+医院是这样炼成的泰康同济是泰康保险集团全资投资、与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合作管理,按照三级甲等标准医院。
占地面积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7.6万平方米,计划床位张,性质为非营利性,系湖北省与武汉市医院。
副院长柯贤*表示:“我们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医、教、研一医院。”
医院汇聚了多个学科的优秀人才,在科室的人员配备上有着严密的考量。
比如,儿科科室目前有医务人员28名,其中医师11名,主任医师1名,医生均为硕士及以上学位。
妇科作为泰康同济重点建设专科,现有医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其中有博士1名,硕士6名。学科带头人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市级科研立项达目近10余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近百余篇。
而在硬件上,泰康同济拥有先进的设备设施,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除此之外,泰康同济还非常注重学术交流、人才培养。医院合作,还和国外知名院校有着紧密的学术交流,积极倡导并参加高水平的学术活动,从而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和蜕变。
患者为中心舒适化治疗“价值医疗”里藏着“非营利”的初心作为一医院,泰康同济处处充满了人文关怀。
宽敞的休闲区,巨大的落地玻璃面向东南,采光通风良好。
透过运动医疗室的落地玻璃朝外看,入眼是一片绿意盎然。
“我们采用的是舒适化治疗,不仅要保证患者的身体健康,还要让他们感到心情愉悦。”一位护士说。
就餐区环境优雅,食物丰富,餐桌之间有一定的间隔,兼顾患者的隐私性和安全性。
儿科在设计上极具童趣,科室的一角摆满了童话书籍和玩具,供儿童玩耍。
医院不同,泰康同济以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和全流程照护为特色,满足患者个性化、多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秉承“价值医疗”的理念带给患者不一样的体验。
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