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沿革
年5月19日,成立医院,属县办大集体所有制单位。经过一年多的筹备工作,于年7月1日正式开业。院址、门诊设在于都县城南门口东方红大街号(县房产公司产权,面积.66平方米),住院部设在河边街0号(县房产公司产权,面积平方米)。
年11月15日,于都县革命委员会于革字[]16号《关于成立医院的通知》。原文:为了继承和发扬祖国的医药遗产,迅速改变中医中药后继乏人的问题,加快中西医结合的步伐,更好地为人民身体健康服务,以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需要,经研究决定成立医院。中医院门诊部暂设在县城东方红大街号。
年1月,设医务组,筹备医务事项。7月1日,门诊部开诊。
年1月30日,县人民*府批复,医院下设行*股、医务股、门诊部、住院部。
3年,医院内设*支部和院务委员会,下设医*组、后勤组。医*组又设中医内妇儿科、针灸科、中药房、中药库、西药房、西药库、注射治疗室。因房屋紧张,暂无住院部。
5年,医院增设骨伤科。11月15日,在河边街0号原作办公室及职工宿舍的用房开办住院部,设病床15张。
6年1月11日,为落实中央书记处“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的位置”精神,中共于都县委批复,同意医院改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国家事业单位。县人民*府于1月5日以“于府字1号”下发通知。10月17日,县长办公会议决定,1月9日县*府于府办函77号批复:同意将医院和西郊卫生院合并为“医院”;两院原有国营、大集体人员性质保持不变,小集体人员吃粮和编制性质不予变更。县卫生局于7年月6日转发于府办函77号批复,将医院和西郊卫生院合并为“医院”。因种种原因,两院未曾合并。
7年8月19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医院内设机构原股改设科(室)。设三科一部一室,即:医务科、财务科、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机构级别(股级)不变。
8年3月,在县汽车站旁设立医院车站门诊部(即第三门诊部)。南门门诊部新增设检验、心电图、胃电图、超声波等医技科室。
年,医院办公室、医务科、财务科、药剂科、护理部,临床科室设3个门诊部、1个住院部。在原有中医内科、儿科、妇科、针灸科、西医内儿科、功能检查科、化验室的基础上,新开设骨伤科、中医外科和手术室。
年,医院办公室、医务科、财务科、药剂科、总务科,临床科室设护理部、3个门诊部、1个住院部。住院部设中医内科、儿科、妇科、中医骨伤科、中医外科、针灸科、西医内儿科,门诊设化验室、心电图、X光放射等辅助科室。
年,医院办公室、医务科、财务科、药剂科、总务科,临床科室设3个门诊部,住院部设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骨伤科、针灸按摩科、西医内儿科、妇产科、普通外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心电图等辅助科室。
年7月,新建成的医院门诊大楼竣工。9月,医院由县城南门口迁到长征东路19号(今址)后,医院办公室、医务科、防保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临床科室设外科(普外科、骨伤科、皮肤科)、内科(急诊科、儿科、妇科、针灸科)、妇产科、口腔科、第二门诊部、第三门诊部,医技科室设药剂科、供应室、检验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
3年,医院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业务科室设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医技科,临床科室设大内科(内、儿、针灸、推拿)、大外科(肛肠、疮疡、蛇伤、烧伤、骨伤、普外、妇产)。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40张。
4年至5年,医院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业务科室设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医技科,临床科室设大内科(内、妇、儿、针灸、推拿)、大外科(骨伤、普外、妇产、肛肠、疮疡、烧伤、蛇伤)。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40张。
6年,医院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业务科室设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临床科室设大内科(包括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大外科(包括普通外科、骨伤科、脑外科、肛肠科、皮肤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B超室、心电图室。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40张。
7年,医院办公室、财务科、总务科,业务科室设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临床科室设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儿科、针灸科、推拿科、普通外科、骨伤科、脑外科、肛肠科、皮肤科、妇产科、检验科、放射科、彩超室、心电图室、口腔科。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40张。
9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分级管理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等7个,临床科室设急诊科、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口腔科等10个,医技科室设药剂科、检验科(含生化、病理)、心电图室、彩超室、B超室、脑电地形图室、放射科等7个。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60张。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业务及临床科室设药剂科,中、西医内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肛肠科、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彩超、B超、心电图、脑电图)。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60张。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业务及临床科室设药剂科,中、西医内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肛肠科、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功能检查科,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60张。
00年8月14日,县机构编制委员会通知,根据县委于字[00]78号批复,同意医院升格为正科级事业单位,人员编制不变。
00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业务及临床科室设药剂科、中医内科、西医内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肛肠科、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检查科,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60张。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业务及临床科室设药剂科,中、西医内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肛肠科、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碎石治疗室、功能检查科,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设病床60张。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农村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6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药剂科、中、西医内科、妇产科、儿科、针灸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皮肤科、肛肠科、手术室、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碎石治疗室、功能检查科等17个。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60张。1月日,成立农村中医指导科,与医务科合署办公。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农村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6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中、西医内科、儿科、针灸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药剂科、皮肤科、肛肠科、五官科(月3日院长办公会决定成立),口腔科、手术室、检验科、放射科、CT室、碎石治疗室、功能检查科等18个。门诊部分设3个,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60张,可开放病床80张。月16日,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建设工作的要求,组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挂靠急诊科。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农村中医指导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5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科、信息科、中西医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急诊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皮肤科、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手术室,药剂科、检验科、CT室、碎石治疗室、功能检查科等1个。门诊部3个,住院部分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60张,可开放病床80张。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农村中医指导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5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科、信息科、急诊科、中西医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皮肤科、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手术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检查科等0个,门诊部3个,住院部分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60张,可开放病床80张。1月5日,医院管理,促进临床各科发展,经医院**联席会议研究决定,设置一级临床科室:急诊科、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农村中医指导科)、护理部、财务科、总务科5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预防保健科、医疗设备科、信息科、急诊科、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皮肤科、肛肠科、五官科、口腔科、手术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检查科等0个。门诊部3个,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60张,可开放病床张。
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农村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护理部、财务科、医疗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8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急诊科、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手术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检查科、消*供应室等0个。门诊部3个,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60张,可开放病床张。
~01年,职能科室设办公室、医务科(基层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财务科、医疗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9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急诊科、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手术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检查科、消*供应室等0个,门诊部3个,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3个病区,编制病床00张,开放病床张。
县*府办公室于年1月31日下发通知:根据中共于都县委、于都县人民*府于发[]3号《关于印发于都县人民*府机构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赣市编办[]1号《关于于都县*府系统副科级以上事业机构备案的通知》,医院为县卫生局管理的正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①贯彻*和国家卫生方针*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贯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法典和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实施全省药品网上集中招标采购。②认真贯彻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强化医疗质量管理,狠抓医德医风建设。③突出中医特色,以中西医结合为发展方向,开展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等业务。④承担实习、进修人员的临床教学工作。⑤做好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定点医疗工作。⑥承担“10”急诊急救及交通事故创伤急救任务,为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提供救治、诊疗服务。⑦完成各级*府及卫生行*主管部门下达的其他各项任务。
01年,医院是一所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以中西医结合为发展方向,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基层中医指导为一体的国家“医院”。属赣州市“10”急救网络成员单位,全县医院。是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计划医院。内设办公室、医务科(基层中医指导科)、预防保健科、医院感染管理科、护理部、财务科、医疗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9个职能科室。设急诊科、内科、儿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科、产科、五官科、口腔科、皮肤科、肛肠科、手术室、药剂科、检验科、放射科、CT室、功能检查科、消*供应室等0个业务及临床科室。设门诊部3个,住院部分内、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3个病区,开放病床张。现有职工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人,占职工总数的91.8%。在卫技人员中,正高技术职务1人,副高技术职务10人,中级技术职务57人,初级技术职务68人;中医药人员4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1%。有江西省名中医1人,江西省基层优秀中医人。医院占地面积m,医疗用房m,分为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等建筑。投资万元,建筑面积m的住院大楼扩建工程进入全面装修阶段,配套工程有序跟进,已完成中心供氧、洁净手术部、中心负压吸引、医用传呼、热水供应系统一期工程,完成电梯安装,消*供应室、大会议室、学术报告厅工程正在进行,截止年底已完成万元的工程量。对门诊大楼屋顶的防漏、隔热进行了改造。
年,医院内设*办、行*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财务内审科、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考评办、健康管理中心等1个职能科室;设内科、针灸康复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急诊科、ICU、五官科、口腔科、手术室、消*供应室、放射科、CT室、检验科、输血科、功能检查科、药剂科、体检科等18个业务及临床科室。分内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针灸康复科、五官科、急诊科8个病区,编制病床40张。全院职工总数人,其中在编在岗人,聘用人。在编在岗卫技人员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13名,中级职称58人;中医药人员4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0%。全年实现业务收入.9万元,同比上一年增长40.86%。完成门急诊495人次,住院人次,抢救危重病人数人,抢救成功率80%。医院占地面积m,医疗用房m,分为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等建筑。年内,成立了ICU(重症加强护理病房)。购置了医用上消化道电子内窥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等离子双极电切电凝系统、鼻咽喉电子内窥镜系统、骨密度检测仪、自动中药发药机等设备设施,全面升级了电子病历系统,医院诊断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年,医院突出中医特色优势,以中西医结合为发展方向,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基层中医指导为一体的国家“医院”。属赣州市“10”急救网络成员单位,全县医院。是全县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计划医院。医院设*办、行*办公室、医务科、质控科、护理部、院感科、财务内审科、总务科、设备科、信息科、考评办、健康管理中心等1个职能科室;设内一科、内二科、针灸康复科、外科、肛肠科、骨伤科、妇产科、急诊科、ICU、五官科、口腔科、手术室、消*供应室、放射科、CT室、检验科、输血科、功能检查科、药剂科、体检科等0个业务及临床科室。分内一科、内二科、儿科、外科、骨伤科、妇产科、针灸康复科、五官科、急诊科、重症医学科10个病区,编制病床40张。全院职工总数37人,其中在编在岗17人,聘用人。在编在岗卫技人员中,正高职称1名,副高职称13名,中级职称58人;中医药人员4人,占卫技人员总数的30%。全年门诊人次为4人,住院人次为人;同比增加5.15%和16.4%。无菌手术人次,无菌手术感染率为0%。出院病人治愈好转率96%,住院病人死亡率0.19%,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95%。全年共回访病人人次,医院工作的满意度达95%以上。医院占地面积m,医疗用房m,分为门诊大楼、住院大楼等建筑。投资万元、建筑面积m的住院大楼扩建工程已完全投入使用。新成立了内一科(脾胃、肺病)、内二科(心、脑病)、儿科,医院专科能力建设得到加强。同时院内环境得到了持续改善。筹措资金购置了多功能X射线高频数字胃肠系统、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分娩镇痛仪、自体血液回收机、电子结肠镜、空气波压力治疗仪等设备设施,引进了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PACS),医院诊断和信息化管理水平。全院固定资产总值.79万元,增加投资.78万元,设备总值.3万元,年度新增设备.4万元。拥有螺旋CT、GE彩超、DR、史赛克腹腔镜、膀胱镜、钬激光碎石机和超声数字清石系统、富士能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肛肠综合治疗仪、东芝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五分类血球仪、多功能麻醉机、动态心电图仪、中药煎药机、康复理疗中医诊疗等诊疗设备。引进优秀高校人才1人。派出3医院进修学习,选送4位技医院进修深造;有组织的安排16人次参加各类学术活动。医院会诊、手术示教、授课1人次,内部骨干授课全年共安排讲课6个课题,授课5个学时。全年发表论文共计7篇,其中国家级以上杂志上论文5篇,省级篇;申报市科技局结题课题4篇;开展县内院内新技术新项目10项。担任省、市级学术委员31人。
(选自《医院志》)
于都古代的人口情况锦绣龙溪千古名篇出于都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水府庙的故事
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爱于都在线爱上方志于都
◆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报料、投稿、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