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们的救命之恩,给了我妻子第二次生命!”6月29日,蚌埠三院产科九楼病房内,吴女士的丈夫紧紧握着医生的手感激地说道。吴女士的丈夫回忆当时抢救的情景仍心有余悸,他说:“妻子经历了这一次闯*门关,才真正明白了医生说的产后大出血是多么危急。”
6月18日晚20时许,37岁高龄初产的吴女士出现血压高、视物模糊,急诊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前诊断:胎膜早破、子痫前期、低蛋白血症、高龄初产、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21时10分,剖宫产助娩一男婴。胎盘位于前壁,于前壁近宫底处粘连致密,予徒手剥离胎盘,后壁渗血明显,予8字缝合止血,立即予宫体注射缩宫素,静脉滴注缩宫素,卡前列甲酯栓舌下含化促宫缩,子宫仍旧收缩差,出血汹涌、子宫呈囊袋状,予以按摩子宫,安列克宫体及下段肌肉注射,垂体后叶素宫体及下段肌肉注射,出血稍好转,立即予宫腔填塞纱条。术中出血约ml,输注红细胞悬液2U,术后见阴道仍有少量出血,生命体征平稳,因患者年因“稽留流产”大出血行介入治疗,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拟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
当日23时20分,患者拟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术前准备中,突然出现血压进行性下降,监测血压最低至64/30mmHg,意识淡漠、面色苍白、重度贫血貌,体表无法触及股动脉搏动,阴道出血量增多,为活动性出血。告知患者家属病情危急,无法行介入治疗,急诊行经腹子宫切除术。情况危急,周洪燕副主任医师与值班医生一边抢救患者,一边向三线邹青副主任医师汇报,同时妇产科田玲主任、产科柏妍槟副主任以最快速度冲向手术室。患者术中及术后共输注红细胞悬液18U,血浆ml,冷沉淀28U,机采血小板1U,纤维蛋白原4g,白蛋白40g。术中联合麻醉科、输血科、检验科等科室严阵以待,多次查血常规,血气分析,凝血及生化,同时请血液科、ICU、超声科多学科会诊,建议术后转入ICU病房继续抗休克、纠正凝血功能、调节内环境等治疗。
6月19日17时,吴女士在ICU复测血红蛋白由83g/L降至53g/L,由于担心患者会出现腹腔内再次出血,万敏主任、田玲主任以及周洪燕副主任医师,匆忙赶到ICU查看患者各方面情况,与ICU朱晓杰副主任共同商定治疗方案。当晚,院医疗总值班朱晓杰副主任与护理总值班苗从艳护士长都在ICU值守,
在妇产科、ICU、麻醉科、手术室、血液科、输血科、超声科等多学科团队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下,终于打赢了这场没有硝烟的“血战”,吴女士于6月22日生命体征平稳转回产科病房,并于6月29日康复出院。在这场生死时速的赛跑中,充分体现了蚌埠三院多学科团队的迅速反应能力,体现了三院作为市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高水平的救治能力,同时更体现了医务工作者无私奉献、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
科普
产后出血是一种最常见危及产妇生命的产科严重并发症,全球每年估计有10万孕产妇因产后出血而死亡。产后出血一直是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占孕产妇死亡原因的27.1%。而多产、流产、贫血、肝炎、高血压、胎儿巨大、子宫收缩乏力、胎盘位置偏低、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等都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END·
蚌埠三院妇产科
欢迎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