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星标我们
来到人间的第一声啼哭,宛如天籁之声优美动听。呱呱坠地的新生儿,总是不由得带给人满心的喜悦。可是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是一帆风顺,有一些宝宝,由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全身各个器官发育不成熟,加之感染、缺氧、孕母健康等诸多原因,生存能力较低、生命力非常脆弱,有的甚至还有生命危险......
近日,医院
新生儿科收治一名
纵膈大量气肿
合并呼吸衰竭
重症肺炎的新生儿。
这是新生儿病室建立以来
首例气管插管、
有创呼吸机应用
并成功撤机的病例,
是该学科
在灌南县历史性的重大进步
36周早产儿出生5分钟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全身皮肤青紫,伴吐沫明显,值班医生急会诊后立即收治住院,当进入新生儿病房时,患儿已出现全身青紫、呼吸急促,吸气性三凹征。
患儿入院后急查头颅+胸部CT检查提示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颅内出血,纵膈气肿,患儿检查回室后,呼吸仍急促,烦躁不安,伴有脑性尖叫,给与常规急救处理后,患儿仍有烦躁不安,明显的呼吸困难,急需气管插管。
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苗医生凭着多年的临床经验断定,无创呼吸机不能改善患儿呼吸困难状态,患儿纵膈气肿如此严重,必须立即气管插管,进行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病情十分危重,向家属交待病情后,家长同意配合治疗。
时间就是生命,立即汇报新生儿院长季平,新生儿苗志成主治医师立即启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简称NICU)救治预案,为患儿开通绿色生命通道。新生儿病区全体抢救人员立即到位。一场与死神争夺孩子生命的战斗开始了。
为患儿进行气管插管、连接高频有创通气呼吸机,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抢救室里只听到NICU高频通气的“突突”声和医务人员忙碌的脚步声……孩子呼吸终于较之前平稳了,血氧分压上来了,血压稳定了!在精湛的医术面前,小天使终于战胜了死神,宝宝得救了!
经过一周的有创通气,复查胸片,两肺感染治疗后改变,纵膈气肿已吸收,这意味着新生儿科首次有创通气抢救成功。在新生儿科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患儿病情好转稳定,已经拔管、撤机,后续治疗很顺利。
新生儿纵膈气肿新生儿纵膈气肿是新生儿危重疾病之一,大量积气可出现呼吸急促,紫绀、呼吸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烦躁、血压下降、纵膈及心浊音界缩小或消失,心音遥远,处理不及时将引起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有创通气是近些年开展的新技术,目前只有医院开展,在医院新生儿科属首次应用。
“没有突破就没有提高”,以往类似危重的医院治疗,没有可借鉴的成功经验。苗志成医生将该项技术成功引入医院新生儿科,填补了该技术领域的空白,对危重新生儿和早产儿的成功救治起到积极作用。
苗志成
主治医师,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一直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临床工作。年3月-年2医院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及NICU进修1年,对儿
科及新生常见疾病、多发病有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尤其对新生儿换血、各种呼吸机应用、早产儿脐静脉穿刺及危重新生儿抢救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