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气管异物急救方法
TUhjnbcbe - 2021/9/16 16:43:00

1

气管异物

概述

气管支气管异物是临床常见急症。异物可存留在喉咽腔、喉腔、气管和支气管内,引起声嘶、呼吸困难等,右支气管较粗短长,故异物易落入右主支气管。75%发生于2岁以下的儿童。

2

急救方法

01

腹部挤压法

对清醒的异物阻塞气道患者,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两臂环绕伤病员的腰,一手握拳,拇指侧顶住其脐上2厘米,远离剑突,另一手抱拳,连续向内、向上猛压6~10次,然后,站在患者面前,一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将嘴撬开,抓住舌头从咽喉部拉开,另一手示指沿颊内侧探入咽喉取出异物。此法不适宜于孕妇患者。对昏迷(卧位)的异物阻塞气道患者,抢救者应首先将患者摆放为仰卧位,然后跪在患者大腿左侧或骑跪在患者两大腿外侧,一手掌跟顶住患者脐上2厘米,远离剑突,另一手放在第一只手手背上,连续向上向腹内猛压6~10次,另一手沿颊内侧探入咽喉取出异物。

02

胸部冲击法

主要适用于妊娠后期或非常肥胖的患者,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对于一直清醒者可采取站位或坐位胸部冲击法,抢救者站在患者背后,两臂从患者腋窝下环绕其胸部,一手握拳将拇指侧置于患者胸骨中部,注意避开肋骨缘与剑突,另一只手紧握此拳向后冲击数次,直至异物排出。

对意识不清的患者,可采用仰卧位胸部冲击法,将患者摆放于仰卧位,抢救者跪于患者胸侧,将一手置于胸骨中下1/3,另一手重叠放好,向下向上用力冲击数次。异物到达口腔后用手取出。

03

拍背法

婴幼儿发生异物阻塞气道时,应将婴儿面朝下,放在前臂上,使其头部低于身体,再将前臂支撑在大腿上方,同一只手支撑头、颈、胸,另一手拍击婴儿两肩胛骨间,迅速拍击1-5次,使其吐出异物。如果没吐出,就应将婴儿翻转,面朝上,托住头、背,两指尖按压胸部1-5次。两动作交替进行。观察其口腔,将吐出的异物取出来。

04

催吐法

用手指伸进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适用于较靠近喉部的气管异物。

05

迫挤胃部法

救护者抱住患儿腰部,用双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顶压其上腹部,用力向后上方挤压,压后放松,重复而有节奏进行,以形成冲击气流,把异物冲出。

06

自救有绝招

如果发生食物阻塞气管时,旁边无人,或者即使有人,病人往往已经不能说话呼救,病人必须迅速利用两三分钟左右神智尚清醒的时间自救。此时可自己取立位姿势,下巴抬起,椅子背部的顶端或桌子的边缘或者阳台栏杆转角顶住腹部正中线肚脐上方两横指处,用力向腹部后上方冲击,约每秒冲击一次,每次冲击动作要明显分开。连续冲击5-6次后观察效果,如异物仍未能排出,可重复上腹部冲击动作。

3

预防措施

01

应教育儿童不要养成口内含物的习惯。当小孩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他们哭笑、说话或惊吓,以防将食物吸入气管。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儿童拿不到的地方。

01

02

小孩呕吐时,应该把他的头偏向一侧,使他容易吐出,免得吸入气管。

02

03

如咽部有异物,绝不可用手指挖取,也不可用吞咽大块食物的方法将异物压下去,应设法诱其吐出。

03

04

3岁以下小儿应尽量少吃干果、豆类,家长及保育员平时对小儿应注意,不要给予瓜子、花生米一类食物给小儿。

04

05

幼儿哺乳用奶瓶喂奶时要注意橡皮奶头孔眼不要过大,防止吸奶过急、过冲;喂奶次数不要过多或喂奶量过大;喂奶前不要让宝宝过于哭闹;不要吸吮带眼的假奶头;喂奶时要使奶瓶中的奶水充满奶头。喂奶后不要过早地翻动宝宝,最好把宝宝竖起来,轻轻拍打背部,使他打出几个“饱嗝”后,再放回床上。

05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气管异物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