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气管异物常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据报道3岁以下儿童约占75%左右,常在儿童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啼哭等情况下发生,常见的异物有花生米、瓜子、果冻、纽扣、硬币等,每年有大量的幼儿因气管异物而夭折或致残。
01.
小儿气管异物的表现
当发现您的孩子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该高度怀疑气管异物的发生:
孩子用一只手或双手抓住自己的喉咙不能说话或呼吸,脸色青紫、张口喘气、用力咳嗽等02.
小儿气管异物的急救
当孩子发生气管异物时,家长应当保持镇定、切莫惊慌,按照以下方法进行急救:
孩子年龄<1岁时,大人可以将其面部朝下趴在大人腿上,一手托住他的前胸,并固定头颈部,另一只手的掌根部猛击孩子的上背部(两个肩胛骨之间),动作要急促有力,连击4下。如果方法正确,异物就会吐出。
如果还没有咳出,可让小孩仰面平躺,大人将两手重叠在一起,放在他的上腹部,用掌根部快速向头部或腹内冲压,动作要轻柔,也能使噎物吐出。
孩子年龄>1岁时,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胸骨和肚脐之间,一手握拳,另一手抱住拳头,双臂用力收紧,持续按压几次,直至异物排出。
患儿面朝上,平卧于坚硬的地面,取脐上两横指,掌根压掌根,双手合力,向内向上冲击腹部,连续操作5次,检查并取出口腔内的异物。
经过以上方法无效时,医院进行专业处理。医院时,应让孩子保持安静,避免因为哭闹致使异物深入肺部增加取出难度。
03.
发生气管异物家长避免做以下事情
拍打孩子背部或者用手伸入孩子口中去抠出异物
让孩子吃体积更大的食物、喝水,企图将异物压下去
04.
小儿气管异物的预防
小儿气管异物,应当做到防大于治。
婴儿过于哭闹时不要急于喂奶,奶瓶的奶眼不宜过大,奶水需充满奶头,喂奶次数不要过多,量不要过大,喂奶后不要过早翻动婴儿,最好抱起婴儿,轻轻拍打其背部,待其“打饱嗝”后再放回床上,发生吐奶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3岁以下幼儿避免喂食坚果类、粘稠度高的食物;把孩子容易吸入的小物品放在其拿不到的地方;当儿童口中含有食物的时候,不要引逗孩子哭笑、说话,以防误吸。
文:曹珊珊(耳鼻咽喉科)
本期责编:栗洋
喜欢我,就给我一个“好看”
感谢医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