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产妇救治中心职责,打造生命防线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
TUhjnbcbe - 2022/8/16 2:48:00

从门诊检查到顺利分娩,只用了15分钟

年3月24日上午10点46分,“哇...哇...”的婴儿啼哭声,打破了手术室的紧张气氛,在场所有医护人员不约而同深吸一口气,“成功了,母女平安”。

时间回到15分钟前,医院医院(以下简称市五院)门诊三楼妇产科高危门诊办公室,正在坐诊的妇产科主任杨艳被一阵急促呼叫声打断。

“杨主任,报危急值,一名孕36+5周的头胎孕妇来门诊常规产检,彩超检查中发现胎心率仅有60-70次/分(正常胎儿心率-次/分)。”接到信息,杨艳立马奔赴彩超室查看患者,在了解病情后,果断下达急救指令——紧急剖宫产,并“立即启动绿色通道,保障母婴安全”。同一时刻,急诊科、产科、麻醉科、儿科等相关科室人员迅速集结准备手术,开始了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比赛。

▲母女平安

10点35分,患者从门诊大楼转移至外科大楼手术室,采血、建立静脉通道、洗手穿衣、器械开包清点、备皮、导尿、手术麻醉谈话、全麻诱导……一系列流程繁杂而不紊乱。终于,在10点46分,患者童女士顺利分娩一名体重克的女婴,各项健康指标正常。

“当时听到孕妇这么低的胎心率,就预测胎儿可能在子宫内出现了严重的缺氧,如果短时间内不让胎儿脱离缺氧环境,轻者出现新生儿酸中*、窒息和脑神经受损,重则胎死宫内或死产。而且患者怀孕已36周,是完全有机会可以抢救的。”杨艳回忆。

从门诊检查发现异常,到手术顺利分娩,15分钟的时间,短暂而又漫长。这不仅是一次与时间赛跑的抢救行动,也是一次市五院多学科合作的典型案例。

科室医护人员这么迅速的反应和及时处理能力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在杨艳看来,“都是练出来的”。都说“台上1分钟,台下10年功”,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市五院妇产科。

▲科室在母婴安全知识及技能方面成绩斐然

为了最大程度提高急诊剖宫产效率,保障孕产妇及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妇产科曾多次组织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应急演练,优化急救流程。无数次的实战及锤炼,团队在面对危重孕产妇时,才有了如此快速的反应能力和救治水平,不愧为国家级妇产科住院医师规培基地。

承担南岸区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死亡率0%

近年来,市五院妇产科培养出一批理论水平高、实际操作娴熟的骨干队伍,能够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开展各种中高难度手术。

医院强有力的综合抢救能力及产科的综合能力,妇产科充分发挥南岸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作用,承担着南岸区危、急、重患者的抢救工作,针对各种难治性产后出血、疑难重症的诊治、产科疾病的内外科等合并症、高危妊娠的处理,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年,医院转诊余人,对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成功率%,孕产妇死亡率0%。为南岸区妇产科医疗质量的提高,降低母婴死亡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杨艳表示,“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科室能取得孕产妇死亡率0的成绩,医院的多学科协作,以及妇产科本身的医疗人才队伍”。

▲妇产科大家庭

据介绍,妇产科现有专业医护人员43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护师3名,硕士研究生9名。每年科室都会鼓励并组织人员积极参加国家、市、区级等各类学习培训。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均在各种学术团体有任职,与优秀同行交流学习。同时,借助剑桥医学院UKeMED项目平台,科室2名医师、4名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剑桥英语培训,学习国外的先进医护理念。

多学科协作方面,医院有独立的血库、介入中心、新生儿救治中心为孕产妇保驾护航;同时为降低阴道分娩痛苦,科室还与麻醉科联合开展椎管内镇痛分娩;对于妇科肿瘤患者,更有MDT多学科合作机制,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序贯化的治疗方案。

多“剑”齐发,守好妇幼“健康之门”

对于科室未来发展,杨艳认为,近年来,微创技术以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痛苦小等优点,正在逐步取代大部分传统手术方式,科室会以妇科微创技术为重点发展方向,建立微创中心,将腹腔镜、宫腔镜及阴式手术有机结合。

此外,随着社会人口的老年化,盆底脱垂相关疾病凸显,科室将着力于盆底修复的相关技术研究,致力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

最后,科室将加大投入,针对高危孕产妇、胎儿和新生儿的监测、胎儿中心监护,建立高危孕产妇监护室。同时,通过网络化系统对高危人群进行孕前管理,确保母婴安全。(文/李灵;图/市五院)

科室简介》》》

医院妇产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分设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科、盆底康复中心。科室多次荣获“重庆市巾帼文明岗”“重庆市三八红旗集体”“南岸区巾帼文明示范岗”等荣誉称号,医院、南岸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盆底康复中心、南岸区临床重点专科,承担着南岸区危、急、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1
查看完整版本: 产妇救治中心职责,打造生命防线记重庆市第五人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