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急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TUhjnbcbe - 2022/8/17 19:55:00

「本文来源:山西日报」

近年来,介休市委、市*府牢固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坚持深化医改“穿针”、*策保障“引线”、分级诊疗“织网”,全力实施县级医疗提质增效、镇级医疗焕发活力、村级医疗夯实底座三大工程,扎实推动医疗卫生资源的人才下沉、技术下沉和管理下沉,使群众“常见病不出村,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市县”的愿景逐步实现。

年5月,医院综合改革工作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8月,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全国八个之一、全省唯一的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

日前,记者走进介休市,探寻其创新开展紧密型医共体改革工作的实践探索。

“1+1>2”

——优化医疗资源,方便群众看病

年12月21日,冬至,介休市*民东路的一个居民小区内,梁雪梅和丈夫正在开心地包着饺子,漂亮活泼的女儿坐在一旁的婴儿车内,咿咿呀呀地和不时转头去逗弄她的爸爸交流。

“真医院与介休市妇幼保健中心的医护人员,护佑了我们母女平安……”望着眼前健康的女儿,梁雪梅无限感激。

谈起梁雪梅,介休市妇幼保健中心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王桂花记忆犹新:“年1月22日刚过12点,我正准备换衣服吃饭,突然有电话打进来,说急诊有危重产妇。患者和丈夫由河北雄安返回介休,距隔离期满还有两天,产期提前。当时我立马就把脱到一半的工作服穿上,医院外的隔离转运点。”

病人是高龄产妇,46岁,临近预产期,重度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血压高达/mmHg。病情危重且急,需紧急采取有效措施并行急诊剖宫产术。遇到这种情况,介休市妇幼保健中心医院感染科“呼救”。同时成立了两支急救医疗小组,医院感染科。

接到呼救信号的第一时间,医院感染科同时启动院内危急重症抢救应急预案。12:40,闪着红蓝顶灯的负压急救车将病人护送至医院感染科,进行了快速核酸检测、术前准备及控制血压血糖等治疗。14:00手术开始,14:22分娩一女婴,手术顺利完成,产妇病情很快趋于平稳。

2个小时内,在疫情防控状态下,跨院完成特殊急救,这在以前是不可能完成的,正是医疗集团的成立,才使得在异常紧急的状态下,可以统筹安排医护人员、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取得“1+1>2”的效果。

介医院院长樊金荣说,医院综合改革高举公益性旗帜,组建医疗集团后,推动集团进行了县域范围内医疗资源垂直性、重塑性整合,医院的妇产科、儿科医护人员和专科设备整合至市妇幼保健中心,形成技术、设备合力,彻底解决了以往两院由于产、儿科人力资源不足造成的危重产、儿科病人大量转诊的医疗风险。

“医院的妇产科力量一直不足,只有5名住院医师,连完整的值班体系都无法建立。资源整合后,市妇幼保健中心引进专业化设备和人员,中心有30多名大夫,推行薪酬制度改革,医生工作积极性增加。”组建医疗集团前,武堂红是医院妇产科主任,现在是介休市医疗集团妇幼保健中心副主任。

“通过医疗资源整合,有危重病人时可以很方医院的技术力量,病人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迎刃而解。现在妇女、儿童县域内就诊率达97%,中心高级别手术明显上升,婴儿死亡率下降了3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50%以上。”介休市妇幼保健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承珍感触很深。

“病人不跑、专家跑”

——让患者享受高质量医疗服务

靠在椅背上,听着手机音乐,59岁的王振声在介休市朝阳南巷家中,悠闲地享受着老年生活。谁能想到,就在年初,王振声还是一位深受面肌痉挛症折磨的患者。

年初,王振声觉得左脸麻木,随后病情逐渐加剧,出现左侧眼角和面部肌肉不自主间断性抽搐,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经过一段时间药物治疗,效果仍不明显。10月22日,他到医院神经外科门诊看病,被确诊为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支压迫面部神经导致的面肌痉挛症,需要采取微血管减压术治疗。

“放心,医院做手术,由北京的专家为你主刀,专家费用也不用你个人负担。”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孟繁强的一席话,让王振声一家如释重负。

10月24日,星期日,早8点,从北京赶来的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梁建涛开始为王振声手术,将左侧小脑前下动脉分支和面部神经分离,解除对面神经的压迫。2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术后8天王振声出院。

王振声这次住院治疗,个人需承担的费用是元左右。他说:“如果要是去北京做手术,住院费、交通费、食宿费花下来不会低于6万元!”

梁建涛是介休籍人,从年开始,他经常利用节假日回老家,帮助医院完成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胶质瘤、脑膜瘤、听神经瘤等手术。

樊金荣说:“针对大病重病人群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问题,集团一是推出了‘病人不跑、专家跑’模式,充分医院工作的介休籍专家,建立起‘乡情医学联盟’,再通过他们引进国外、国内各医学学科著名专家定时坐诊、查房、手术,让患者低成本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二是通过医联体和专科联盟进行整体帮扶;三是建设了远程会诊平台;四是针对转诊较多的病种入手,高薪聘请人才,组建了肿瘤科、感染科、精神卫生科等团队,集中人力、物力补齐学科短板。”

“通过这一机制,许多不具备转诊的大病重病得到救治,四级手术增长%。”医院神经外科主治医师李泽田说。

事实上,为了强化医院的龙头作用,提高大病重病治疗能力,介休市在硬件投入和人才引进培养上下足了功夫。他们投资6.87医院,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最多可开放床位张,打造了一座在硬件上达到全省一医院。介休市财*每年拿出万元预算建立专家引进经费保障体系,医院“点对点”联系,医院医院医疗的同质化。截至目前,该市累计引进专家余人次,服务患者10万人次,为群众节省外出就医费用2.2亿元。

在专家的指导和带动下,医院医疗技术显著提升,肿瘤、动脉瘤、垂体瘤等相关手术都可以完成,能够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心脏支架、胰腺癌手术等新技术多项,心梗患者的死亡率下降了近90%,县域内住院率达到了93%以上,县域内医保资金的使用率达到75%以上。

“两下两用”

——乡镇卫生院迸发活力

“我们宋古乡卫生院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患者,因为患者在这医院的医疗服务,收费却是乡镇卫生院的标准。不出乡可治病,大大方便了当地群众。”宋古乡卫生院康复科专家芦江一边介绍情况,一边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介休市医疗集团成立后,宋古乡卫生院出现了“病床紧张”的局面。平方米的康复训练大厅干净整洁,摆放整齐的各种康复设备上,数10位患者正在医护人员和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做着康复训练。

芦江原是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年7月,介休市医疗集团将医院康复科整建制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芦江和40余名医护人员全部来到宋古乡卫生院工作。

芦江说,他们确实作出了一些牺牲,比如工作地点离开市区,上下班不太方便等。但是,医疗改革就是要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一切为患者着想,为患者服务,他们心甘情愿。

宋古乡卫生院负责人樊启忠如数家珍地介绍了改革之后的变化,他说:“现在,卫生院内部环境得到改善,还配备了高压氧舱、DR和远程心电图会诊系统、彩超、全套康复器材和理疗等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水平大幅度提升,业务量也在逐渐增加。以前,80张床位最多能使用60张,现在80张床位已经不够用,还有不少需要康复的患者在排队等待。”

医疗集团成立后,医院、妇幼保健中心、中医院各派出一名业务院长,医院还派出了一位护士长,每周都要下沉到宋古乡卫生院工作一天,进行坐诊、查房、讲课、培训、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工作。

这就是介休市创造性实行“两下两用”工作机制,即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和“市医乡用、乡医村用”。

介医院常务副院长段敏说:“介休市将激发乡镇医疗活力、打造特色卫生院作为推动紧密型医共体改革的重要内容。医疗集团根据各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特长和医疗资源的辐射范围等实际情况,按需助建,精心打造宋古乡卫生院康复科、义棠镇卫生院骨科、张兰镇卫生院中西医结合科等特色基层医疗机构。全市开展全科医生培养和转岗培训64人次,对口援助基层医疗设备余万元,选派优秀医师到基层医疗机构挂职余人次,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全部达标,业务量同比增长30%以上。”

对患者来说,“两下两用”最直观的好处是享受到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提升了,负担却减轻了。

“我在朋友圈经常和病友们说,我们这里治疗水平高,收费标准低,医疗团队很敬业,态度好,很多病友都想过来,但是没有床位!”因腰椎压缩性骨折正在宋古乡卫生院做康复治疗的患者李建平深有体会。之前,医院进行了4个月的治疗,每个月治疗费用需要六七万元。年9月3日回到宋古乡卫生院进行治疗,3个多月只花费2万元左右。

据统计,通过分级诊疗机制,在宋古乡卫生院康复病人的日均住院费用比医院下降元,降比72%;日均个人自付下降元,降比71%。

患者数量多了,工作量大了,一直在宋古乡卫生院工作的医生高咏梅却直言现在工作更有激情了:“医院都派出业务院长、护士长,每周下沉一天到我们卫生院工作。医院的综合实力得到提高,我个人能力明显提升,薪资待遇也提高了!”

“慢性病网格化管理”

——把健康关爱送进千家万户

“叔叔,今天没有忘了吃药吧?来,咱先量个血压吧!”刚过上午10点,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师任晓红和副主任中医师雷晓红就拎着血压计来到介纺小区5号楼的梁世昌老人家做随访。

67岁的梁世昌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行动不便,儿女在外地工作。“幸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大夫们经常

来家随访,还带着便携式B超、心电图机给做体检,老头子的病情控制得挺好。”一直为老伴健康操心的梁阿姨在旁说道。

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被称为介休市医疗集团北关分院。医疗集团成立后,北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11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负责该社区六七千户的家庭医生服务,主要是每年对慢性病患者进行4次随访和1次体检,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梁世昌正是任晓红医师担任组长的团队的服务对象。

介休市医疗集团北关分院院长张勤海表示:“医改以来,医疗集团争取上级资金,先后向北关分院投入余万元,购置了医用DR、彩超等医用设备,向社区卫生中心派出医疗骨干挂职各分院的副院长,使基层卫生机构业务管理水平大幅提高。”

介休市将打通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作为服务模式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推动介休市医疗集团在社区建立了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在农村,他们则创新性地将慢性病的防治实行网格化管理,并选出了网格管理员。

宋改兰是洪善村慢性病网格群的网格管理员,她也是一位高血压患者,主要负责对这个组20名高血压、高血糖患者进行日常检测及随访。慢性病网格员都是志愿者,是义务为大家服务。

几乎每天,宋改兰都会带着医疗集团为他们配备的血压计、血糖仪、体重秤、营养成分秤和数据登记表格,进入自己的组员家中进行测量和随访。平时还常常召集慢性病患者进行适量运动,帮助村医收集和记录慢性病患者基础信息。

据段敏介绍,年,介休市医疗集团创新推出“慢性病网格化管理”模式,按照“市医疗集团-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慢病患者网格员小组长”四级联动,将慢病服务地理范围划分成为单元网格,分别由“市医疗集团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乡镇卫生院慢病项目负责人”“村卫生室慢病项目负责人”“患者网格员”担任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管理员,构建起覆盖县域的慢病健康服务综合管理网络体系。

作为三级管理员,洪善村卫生所村医段山云现在的工作除了为每户建立健康档案、老年人体检、慢性病随访、儿童及孕产妇健康管理等,还要负责督促网格员完成工作任务,通过网格员的信息反馈,发现病情不稳定患者,及时进行健康干预;若病情严重,要及时向上一级管理员汇报,专家们就像“会诊”一样在

1
查看完整版本: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