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戴轩)近年来,公共场所猝死案例不断引发对于公众急救资源的追问,也推动了“救命神器”AED在交通枢纽等地区的增设。不过,有人大代表提出,光靠硬件不能解决问题,我国公众急救的现状是知晓率低、培训率低、实施率低、成功率低,面临急救培训体制不健全、缺乏质量控制等问题。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三位人大代表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
在今年的北京市“两会”上,三位人大代表就此提出自己的观点与建议。摄影/新京报记者侯少卿
讨论者:医院急诊科主任熊辉中国商报社总编室主任李远方首都医院针灸科主任陈颖
心跳骤停发生了有人救吗?
新京报:这几年,每次有猝死事件发生,围绕着大众急救的讨论就卷土重来,以前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