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16时,山西体育中心游泳馆内一名50多岁的男子游泳时突发意外,游泳馆救生员发现后急忙将男子救出泳池。在场的6名救生员迅速施救,有人拨打急救电话,有人迅速拿来AED(自动体外除颤仪),有人实施心肺复苏术……争分夺秒,紧张有序地开展施救。
施救现场,一名救生员按照急救步骤,先拍拍他,呼喊他,发现男子毫无反应,并检查了男子的颈动脉脉搏与呼吸,发现均已停止。于是,救生员立刻开始胸外心脏按压,实施心肺复苏术,一旁的救生员协助观察。第一次心肺复苏完成后,救生员立刻使用AED设备,将电击贴片贴在男子胸部,并示意人群远离AED设备,按照使用方法,完成第一次电击。此时,这位男子没有任何反应,救生员继续第二次施救、除颤。经过6分钟的抢救,男子逐渐恢复意识。在场的所有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急救人员赶到现场后,经过初步检查,男子生命体征已趋于平稳,并迅速由医院进一步观察治疗。急救人员称赞救生员们:“感谢你们,能在抢救生命的*金时间内正确施救,挽救了患者生命。”
AED是一种便捷式、易操作、用于抢救快速性心律失常所致心源性猝死常用的急救设备,它可以自动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且给予电击除颤,恢复呼吸心跳,被誉为“救命神器”。“在公共场所配AED,最好是现场心肺复苏术和AED合并使用,这可以提高心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市红十字会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这6名救生员均参加过市红十字会现场心肺复苏技术(CPR)及自动体外除颤仪(AED)专项培训。据了解,由医院外使用AED成功挽救生命,在我省尚属首例。
今年,AED项目被列入省*府民生实事之一。省红十字会共投放台AED,主要设置在交通枢纽、高校、社区、街道、便民服务窗口、养老机构、旅游景区等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为心源性猝死患者的现场救护提供了安全保障。同时,省、市红十字会为项目配置点共举办专项培训期,培训人数达1.4万人次,以保障AED正确使用。(刘涛)(图片由省红十字会提供)
来源:太原日报